截至目前,中國存在100多家醫療人工智能公司,并增長迅猛,資本對醫療AI青睞有加,投資毫不吝嗇,但真正可用于臨床的尚未出現,諸多瓶頸一時難以突破。
“移動互聯網時代持續不了多長時間,去年我就說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過去,AI時代到來了。”7月5日,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首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(Create 2017)上表示。
每年都會有資本和市場追逐的幾個關鍵詞,今年,人工智能從Alpha Go戰柯潔、無人駕駛、語音識別等逐漸燒熱到醫療領域。
從醫療AI布局方面看,IBM持續開發Watson Health,這是一種可代替醫生為病人診斷的系統,先后收購了Explorys、Truven;Google收購DeepMind成立DeepMind health,與英國NHS、皇家自由意愿合作開發輔助決策、視覺疾病機器學習;微軟發布醫健計劃Hanvoer,輔助精準用藥、精準治療;阿里發布ET醫療大腦;騰訊投資碳云智能、思派網絡等醫療人工智能公司;百度宣布要做醫療大腦等。全球的互聯網巨頭們一家都沒落下。
醫療AI尚處早期
在AI開發者大會上,百度并未提及目前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和布局,相比其他家,百度在醫療領域的進展伴隨著一路質疑。
百度在被曝醫療競價排名及“魏則西事件”后,面對輿論的洶涌質疑,李彥宏曾回應要“徹底整改”;緊接著被曝醫療事業部被裁撤;去年10月11日,百度正式發布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內的最新成果,即百度醫療大腦。
按照百度的說法,醫療大腦計劃打造成開放的醫療智能平臺。“百度醫療大腦包括復診、自診、導診。”日前,在第二屆“中國光谷”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“醫療大數據與醫學人工智能高峰論壇”上,百度醫療大腦實驗室主任范偉介紹了最新進展,“核心是一個推理的網絡,數據來源于病歷、書本和診療指南;技術涉及實體識別、語義理解、搜索技術、深度學習/貝葉斯網絡、圖像處理、語音識別等,對醫療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。”據稱,目的是在患者就診過程中收集、分類、處理病人的癥狀描述,提高基層醫療資源利用率。
從目前進展來看,百度醫療大腦顯然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。
而人工智能在醫療的應用遠不止于此,除BAT外,國內醫療人工智能公司較國外起步晚,但近三年來增長迅速,創業公司層出不窮。
火石創造CEO 楊紅飛發布的《醫學人工智能產業圖譜和投資趨勢分析》報告顯示,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AI研發中心,國內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、廣州和長三角地區。
數據生成和共享的速度迅速增加,也是醫療人工智能發展的動力。據IDC預測,到2020年醫療數據量將達40萬億GB,是2010年的30倍,但其中80%為非結構化數據。
“從創業業態來看,目前中國擁有最好的機遇環境。”楊紅飛表示,除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需求量、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、數據基礎大、人才儲備以外,國家政策給予很大支持,“到目前為止,與醫學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相關的政策超過80個,在政策推動的方向上,一定存在機會。”
投資毫不吝嗇
根據上述報告,醫療人工智能公司從1998年的3家增長到2016年的36家,2017年的不完全統計,目前國內可統計的醫學人工智能公司達到144家。
從應用方向和解決問題劃分,醫療人工智能分為三類:基礎層,包括海量數據、算法框架和存儲與計算能力;技術層,感知智能、認知智能,包括自然語言處理、圖象識別等;應用層,包括藥物研發、輔助診療、健康管理、醫療機器人、可穿戴設備、虛擬助手等。
目前國內公司涉及的方向主要有:醫學影像(25家)、智能機器人(9家)、虛擬助手(5家)、藥物研發(3家)、輔助診療(41家)、健康管理(37家)、語音交互(8家)、信息化管理(25家)、其他(3家)。
在各細分領域,投融資情況也不一樣。“國內共有93筆融資記錄,57筆披露了金額,其中輔助診療獲投最多,為20.6億。”楊紅飛表示,其后依次為語音交互(13.2億)、醫學影像(11.6億),健康管理(11.3億),信息化管理(4.5億),“但目前投資智能醫療機器人、藥物研發和虛擬助手是很少的。”其中投資增長最快的時段為2013年到2016年,與全球的步調一致。
“并且,A輪B輪融資金額較大,大多處于初創階段,資本活躍度較高;行業集中度較低,尚未形成壟斷或者出現‘獨角獸’,尚未形成既定格局。”楊紅飛認為,“但2016年總共投了25.8億,這個領域比傳統項目要貴,其實資本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是毫不吝嗇的。”
瓶頸遍地
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在會上展示了丁香園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院、大拿科技三方合作的AI輔助診斷皮膚病應用,“不可能把所有皮膚病都做到,我們只選了紅斑狼瘡。”
李天天表示,第一階段幫助建立疾病采集及解讀;第二是處方建議及醫學建議;第三做醫生管理和患者教育。“現在還處在第一階段,因為準確性沒有達到想象的高度,因此需要不斷調整算法。”
李天天的體會是,醫療人工智能診斷好做,治療難做;圖片好做,文本難做;垂直好做,綜合難做;影像和病理醫生可能會“被優化”;不必局限診療環節;技術需要服務體系支撐,實現商業閉環。
蘭丁醫學創始人兼CEO孫小蓉詳細介紹了,利用人工智能在大規模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,“公司的細胞DNA定量分析儀、間歇性氣壓血栓等主要產品獲得了美國FDA認證受理。”孫小蓉表示,原理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讓機器深度學習,達到早期癌細胞檢測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標準化、網絡化,以實現腫瘤早期診斷。
但資本和市場活躍的背后,醫療人工更多的是問題和局限。
“一是技術瓶頸,目前計算機不能應付復雜環境,無法處理模糊的、連續的、不完美的數據,認知層面的知識表達、信息補足瓶頸仍待突破。”平安創投董事總經理張江認為,數據缺失、缺乏統一標準、醫患不信任、監管空白都制約發展,“醫療人工智能尚處于早期,仍存在著較多技術壁壘尚未突破,實際應用尚存在不確定性,目前亦無清晰的盈利模式,買單方不明確。”
AIRDOC創始人兼CEO張大磊表示,“數據標注的問題應引起重視,大多數人覺得做人工智能是在寫算法,實際上80%的時間都是在做數據預處理工作,且醫療行業的標注,往往不能通過非專業的人去做,這是一個瓶頸。”
他表示,其次是數據質量,“醫生是高度個性化的,非技術結果如果處理不好,很可能產生數據污染。”
第三則是交互問題。“總體來說,病人和醫生交互環節越多,算法各方面的質量越差。”如中醫的望聞問切都可以稱為交互環節,在處理這些過程的數據時,丟失的信息會對結果判斷產生影響。“如果大家要做人工智能,做醫生和病人交互越少的環節越好。比如某個環節醫生不需要見病人也可以作出判斷,這是最好的,因為算法可控。”
相對應的,目前市場應用最多的是影像領域,AI幫助醫生更快、更準確地讀取病人影像數據,以做出更精確的診斷,楊紅飛表示,“影像輔助診斷結合病理分析的準確率高達99.5%,市場空間巨大,融資金額達到30多億,創業公司活躍度最高。”
此外,張大磊指出,“監管發展與技術發展還存在巨大的鴻溝。從認識它到最后被接受、相應支付體系完善、醫保介入,還需要很長過程。”
資本新寵醫療AI尚處早期:還需繼續“打怪升級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