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頻電刀作為內鏡治療工作中最為重磅的外周使用設備。由于高頻電的內容相對較多,今天就只介紹一部分內容。
一、高頻電刀的使用原理高頻電刀自1920年應用于臨床至今,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核心的高頻電發生器也發生了相應的更新和升級,從火花塞放電-電子管-晶體管再到MOS管的四代變更。目的主要是為病灶局部提供相應的電壓和電流值產生熱效應,從而達到組織切割和止血的效果。
設備核心內容的改進主要是在控制電壓及電流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上,并對相應的使用程序做了相應的程序化處理,加上故障檢測和提示,使高頻電刀的使用變得相對安全和易用。一線人員對高頻電的使用更加簡化和安全。
二、電凝和電切的區別
高頻電主要是在病灶局部產生相應頻率的電壓和電流,而其最本質的區別在于熱效應的溫度不同。相對高的溫度可以形成切割的效果,而相對低的溫度(仍然相對較高)可以實現電凝的效果,兩者的根本原理都是高頻電產生的熱效應。
不過,雖然同樣是高頻電產生的熱效應,不同的產品(品牌)會有不同的使用效果,為什么呢?不過在高頻電的熱效應的使用中產生了細微的差別,這種細微的差別讓好的高頻電“愛不釋手”,而差一點的高頻電(當然功能也基本齊全)卻讓操作者“無法忍受”。這些產品細微差別不同程度的引導了醫生的治療過程,所以高頻電的精細化差別還是需要操作醫生去認識的。通常情況下,電切用的溫度在100℃以上,而電凝用的溫度在60-100℃左右。這種情況指的是純切或純凝的功能模式所需要的溫度,實際應用時幾乎不會用到純切的模式而是應用凝切混合模式。比如在電切目前多為混切模式,即“切-凝-切-凝”的混合模式,相對能滿足切的需要同時又能盡量減少出血的風險。所以,內鏡下都用混切而非單純的切,因為純切會造成出血和相關的不可控意外情況。